人文与科技跨界融合 外国语学院积极拥抱AI

发布时间:2025-03-22浏览次数:0

3月14日,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AI时代的美育”系列活动首场——“中外文艺视野下的人与自然对话”讲座。岭南大学叶剑豪教授、黄峪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麦文彪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李萌博士,华南理工大学韦岗教授、陆以勤教授、李昀教授等专家受邀跨界参与活动。

专家们进行文艺展示

活动中,专家们首先分别进行了文艺展示:陆以勤以《双凤朝阳》笛韵启幕,把听众带入了声景交融的审美场域;叶剑豪解析音乐对自然的模仿与反哺,贯通贝多芬至梅逊实验音乐谱系;麦文彪以梵汉粤三语吟诵《云使》《飞鸟集》,解码东方诗学空间意象;李萌演绎徐振民《题破山寺后禅院》与李斯特《喷泉》,剖析流水意象在中西音乐中的互文表达;黄峪透过“候鸟意向”诠释作家西西的“恋地情结”与空间叙事。中外多种艺术形式在现场融会贯通,被现场观众赞为“有如竹林里的青笋飞长,充满生命的活力”。

在交流环节,嘉宾们共同探讨了AI时代美育的重要性。活动发起人李昀指出,美育是每个大变局时代的紧要课题,承担着打破自我中心主义、促进人类交流与合作的重任,在AI时代这一作用显得更为重要。未来外国语学院将推动成立“大湾区美育联盟”,展开文理融合、形式多样的美育探索,用“大美育”沁润美好心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在科技与艺术、理工与人文的跨学科交汇处找到新的美育路径,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我们不要担心被AI抢‘饭碗’,要研究怎样用AI来创造更多‘饭碗’,实现AI平权。”韦岗结合自己的研究经历表示,AI技术为美育及艺术创作等提供了新的可能和方向。他还邀请大家参观了国家移动超声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AI乐器建设项目。在直观感受了这一科技赋能艺术的前沿探索后,叶剑豪、黄峪提出从跨学科角度出发,探索双方合作的可行方向。

共建AI赋能外语学习研究中心

据了解,外国语学院近年来加快推进AI赋能人才培养,通过引入智能语音识别、机器辅助批改作业及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等技术,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与学习体验。同时,学院于2024年与科大讯飞共建AI赋能外语学习研究中心,通过与国内顶尖AI企业的战略合作,共同探索前沿科技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潜力,促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持续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高效、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环境,进一步提升学校外语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文字:外国语学院

图片:外国语学院

视频:

编辑:徐培木

责任编辑:卢庆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