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功能食品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许勇、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罗一心出席开幕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宝国、朱蓓薇、吴清平、黄和,国际食品科学院Fellow孙东晓,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佘远斌,以及来自百余所院校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共计1000余人参会。
会议开幕式
许勇对出席活动的嘉宾表示欢迎,对与会专家长期以来对华南理工大学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学校办学历史、近年科创成果以及食品学科的发展,期待通过本次论坛汇聚专家智慧、分享前沿成果,推进科技产业互促双强,充分发挥功能食品产业在社会、经济、生态、文化方面的综合效益,助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推动国民健康提升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罗一心代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对论坛的举办致以祝贺。他表示,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深入践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刻认识和把握食品工业与农业之间相互依存、促进的关系,积极推进农业与食品协同共进、高质量发展。希望大家通过论坛交流,推动新质生产力在食品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的推广应用,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广东省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论坛立足我国功能食品产业发展现状,围绕新质生产力与食品安全、质量、营养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针对食品科技创新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新需求,集中探讨食品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发展路径,解读食品科学高质量发展政策和趋势,展示了功能食品制造领域基础理论前沿与最新科创进展,为功能食品产业技术进步、国家大健康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助力与契机。
在论坛现场,多位院士围绕食品安全、海洋功能食品、食药用菌资源科学、合成生物学等领域作学术报告,分享前沿观点。
多位院士现场分享观点
【院士观点】
·孙宝国院士表示,当前食品安全领域容易产生谣言,对食品“新兴产业”的报道解读也容易存在以偏概全的现象,亟需在食品安全领域加强科普工作。要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社团人员等发挥科学工作者的支柱作用,以科技界共同认可的方式,对在食品安全领域内传播的错误信息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和辟谣。
·朱蓓薇院士表示,海洋生物资源丰度优势突出、海洋功能因子结构特殊活性突出、海洋功能食品产业前景广阔,要通过提升新质生产力促进海洋功能食品产业发展。针对海洋资源开发与功能食品产业发展的前沿问题,她为蓝色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了前瞻性指引,并全面剖析大健康时代为功能食品产业带来的全新机遇。
·吴清平院士表示,中国的野生食用菌资源丰富,如何开发相关资源,如何吃得更健康、营养、安全?他据此分析了我国食药用菌产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应对思路,指出我国还需进一步提升野生食药用菌菌种分离技术并扩充资源,建立系统的表型和基因型数据库,加强食用菌菌种精准鉴定、选育与长效保藏关键技术研究,建立种质资源高效创新技术体系。
·黄和院士表示,Omega-3有重要的健康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他解读了从源头菌种挖掘到智能产业化的DHA生物制造研究历程和制造技术,以及基于AI与合成生物学有机结合的前沿改造技术,对其在食品领域的发展方向和需要突破的技术难点进行了梳理,并解析Omega-3的发展新趋势。
在主题报告环节,华南理工大学赵谋明教授、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张名位研究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纪委书记徐娇就功能性肽研究与主动健康、老年营养配方食品设计创制的科技策略与实践、营养健康食品政策法规与相关标准等议题作报告。
论坛设置20个分会场,围绕药食同源功能食品、功能食品营养健康与产业创新、生物活性功能肽、新型功能蛋白、功能食品营养素递送、生物活性功能糖、功能性脂质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场景与前沿挑战,呈现了200余场精彩报告。论坛还特设青年论坛(研究生论坛),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展示与交流平台。
本次论坛由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主办,得到生合生物科技、广州珠江啤酒、东莞徐福记、小糊涂仙酒业等多家企业的支持。
文字: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图片: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视频:
编辑:杨晓霓
责任编辑:徐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