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学校继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持续推进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建设,健全师生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工作机制。推进学校学术委员会章程的修订工作,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持续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深化科技管理“放管服”改革和科技评价体系改革,树立以创新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营造新时代高校创新文化。
一、持续推进校院两级学术治理体系建设
2022年,学校积极推进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治理体系建设,学术生态持续优化。根据学校章程,持续推进校学术委员会章程修订,进一步明确学术委员会职能,形成《华南理工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修订稿;加强学术委员会组织建设工作,提出新一届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遴选原则和建议人选。
在院系学术治理体系方面,指导院系依据《华南理工大学学院学术分委员会规程(试行)》完善学术分委员会建设,明确学术分委员会的职能权限、组成规则、工作制度;指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等6个院系按规换届调整学术分委员会,进一步优化了学校学术治理体系。
二、持续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全面提升学校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对学校科技相关工作进行认真思考和总结,科学谋划学校科研发展,编制完成学校“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梳理学校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举措,指出当前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数据和依据。
加强制度建设,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着手修订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等规范管理文件,坚持破“五唯”,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持续深入推进科技评价改革,积极组织科研管理、学科建设、人事等相关管理部门人员,以及相关科研人员参加多部委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和科技伦理政策实务线上专题培训,正确把握科技评价导向,提升科技伦理治理能力。
持续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引导科研组织方式从以“专业学科主导型”向“任务目标主导型”转变,发挥校内资金的引导培育作用,设立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学科交叉研究专项10项,TCL科技创新基金项目5项,鼓励跨学科、跨学院合作研究;举办海洋、双碳等多场学科交叉研究论坛。
三、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学术生态进一步优化
积极营造“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尊重学术规律,恪守学术道德,严守学术底线。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科研诚信与作风学风建设专项整治活动,对科研人员开展存量论文自查,深入广泛开展各项文件的学习讨论。在学校科研院主页建立科研诚信专栏,实现科研诚信教育对科研人员和学生全覆盖,推动科研诚信教育常态化、规范化、多样化。以提升质量为导向,严格管理学术论文发表环节,更新预警和“黑名单”期刊。加强学术诚信建设,着手修订学术道德管理办法,强化监管机制,联合纪检、人事、学院等单位建立联合监管机制,严把人才科研诚信、道德品质和专业能力关。严明学术纪律,受理调查处理5起涉嫌学术不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