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学校围绕“双一流”建设和广州国际校区建设目标,遵循大学发展之道,坚持以学术发展为魂,学者发展为要,学术责任为重,继续推进校院学术治理体系建设。出台《华南理工大学学院学术分委员会规程(试行)》,使学术管理和行政管理相互协调、相互支撑、相互促进。推进学术监督委员会建设,强化科研诚信教育,引导科研人员坚守法纪底线和遵循科研伦理,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生态。根据工作需要,学校将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从原挂靠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调整为挂靠科学技术处。
一、加强学术治理制度建设
2019年,学术委员会重点围绕如何优化学校学术治理体系展开工作,特别是如何充分发挥院级学术分委员会的作用。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学校改革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入开展了以“校院两级学术治理体系建设”为主题的专题调研。在校外,对兄弟高校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和函询调研,了解高校在学术委员会建设的经验和问题,以进一步完善我校校院两级学术治理体系。在校内,对学校32个学院学术分委员会建设情况进行摸底,了解校内院级学术治理体系建设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针对调研情况,立足学校实际,为充分发挥院级学术分委员会的作用,制定了《华南理工大学学院学术分委员会规程(试行)》,明确学术分委员会的职能权限、组成规则、工作制度。并督促各学院根据规程,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单位学术分委员会章程。截至年底,绝大部分学院已经对本单位的学术分委员会进行了调整换届,进一步优化了学校学术治理体系。
二、加强科研诚信建设
围绕学术道德规范建设,重点对兄弟高校进行了函询调研,了解学习了兄弟高校在学术道德规范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以及经验做法。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厅字〔2018〕23号)、《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2019)精神,结合调研情况和学校实际,形成了《华南理工大学科研人员学术道德规范及管理办法》(意见征求稿)。明确学校学术道德规范建设的指导思想,明确学术道德的基本规范,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厘清规范违反学术道德问题的举报受理、调查、认定、处理程序。
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积极做好科技奖励和高层次人才科研诚信的审核工作,调查认定涉及学术诚信方面的问题。积极营造诚实守信、追求真理、崇尚创新、鼓励探索、勇攀高峰的良好科研氛围良好科研生态和舆论氛围。
三、持续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
结合教育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教党函〔2019〕37号)文件要求,学校充分认识落实科研管理政策创新的重要意义,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进一步抓好赋予科研管理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深化学校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打破制约创新的机制障碍,进一步给科研人员“松绑”,大大提升了科研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在科技评价方面,深入推进科技评价改革,进一步优化科研项目评审管理机制、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完善科研考核及奖励评价体系、健全科技创新基地管理制度,加强监督评估和科研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学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人事考评指标体系,梳理现有科研奖励办法,着手修订《华南理工大学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奖励办法》,形成《华南理工大学理工类科技项目分类标准(征求意见稿)》,进一步优化学校科技评价体系。
撰写《校院两级学术治理体系建设调研报告》、《学术道德规范建设调研报告》、《华南理工大学贯彻落实科研管理自主权工作情况报告》、《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评价的若干措施》一系列调研分析报告,指出了当前学校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对策和建议,为学校的科学决策提供了较科学的数据和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