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楼宇综合布线系统和设备技术规范》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9-01-23浏览次数:66

 校内各单位:

为规范校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确保校园内楼宇建筑能顺利接入校园网和电话网,保障数据和语音通信的质量,结合国家和地方相关规范和学校实际情况,学校研究制订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楼宇综合布线系统和设备技术规范》,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华南理工大学

201912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楼宇综合布线系统

和设备技术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校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保证校园内楼宇建筑能顺利接入校园网和电话网,保证数据和语音通信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适用于华南理工大学校园范围内所有办公、教学、实验室、宿舍等建筑楼宇中的计算机网络、电话网络以及弱电机房的建设。

第二条  校园建筑楼宇机房及室内建筑布线系统设计按照不低于6类布线标准ISO/IEC 11801 CLASS EEIA/TIA Category 6进行设计,相关的技术标准包括但不局限于:

(一)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14-2015

(二)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16

(三)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16

(四) ISO/IEC 11801:信息技术-用户基础设施结构化布线》

(五) 《多媒体教学环境设计要求》(GB/T 36447-2018

(六) 《智慧校园总体框架》(GB/T 36342-2018

 

第二章 设计规范

第三条  拓扑结构。综合布线系统宜采用开放式星型拓扑结构,设计参考如下:楼栋主弱电机房的应设置光纤配线架用于楼栋主干光缆引入,大楼根据规模大小设置楼宇校园网汇聚交换机(有线汇聚交换机和无线汇聚交换机分开)和楼宇有线接入交换机、无线POE接入交换机,汇聚交换机应满足单模光纤连接,通过单模光纤跳线与主干光缆配线架跳接;汇聚交换机与接入交换机可采用光纤或铜缆连接,跨机柜宜采用配线架跳接方式;楼宇有线接入交换机、无线POE接入交换机经六类网络跳线引至有线信息点和无线信息点所在的配线架;弱电房里的有线、无线、语音信息点的配线架应分开布放,分别在各自的配线架上成端。

第四条  信息点设置。大楼内部信息点数设置建议参考如下(含语音信息点):

(一) 办公室:每个办公室至少应设置2个信息点,面积不同可按5平方米设置一个网络信息点或一个办公座位一个网络信息点测算;电话信息点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二)会议室: 每间不少于4个网络信息点和2个语音信息点;并从配线间引入6芯单模光纤。

(三)教室:所有教室应设置不少于6个有线信息点和2个无线信息点,并从配线间引入不少于6芯单模光纤到教室。有线信息点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扩展,无线信息点可按每30平方米增加1个进行扩展;教室无线信息点宜采用超6类屏蔽布线方案。

(四)学生宿舍:每间宿舍有线接入点按照每个床位配置1个信息点,无线信息点按照每个宿舍配置1个信息点;值班房与辅导员房间各预留一个电话信息点。

无线接入点的位置安排应依据地形和使用需求进行专业无线工程勘测设计;有特殊使用要求的房间,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信息点个数。

第五条  弱电机房与配线架环境要求包括如下:

(一)楼宇建筑物内应设置一个主弱电机房(主配线间)用于楼栋主干光缆引入,根据信息点距离远近可设置一个或多个次配线间,以保证每个信息点到配线间的距离小于90米,主弱电机房面积建议不小于15平方米,楼层次配线间面积建议不小于10平方米,所有机房净空高度不低于2.5米。

(二)机房及配线间供电应从大楼主配电房单独引入并配备单独配电开关,不与照明等大楼其他电气共用。建筑内主弱电机房应配备空调、UPS设备,其他弱电间需要有通风口,建议配备UPS设备;机柜内配备应采用专用PDU插排。机房内的电气施工应选择优质的电缆、线缆和插座;弱电机房内配电需满足三级防雷标准。

(三)照明。机房及配线间照度为400Lx;应急备用照明照度不小于40Lx

(四)所有弱电机房应考虑机房防鼠设施(如安装防鼠板等)、所有电缆进出口要设有橡胶泥封孔,弱电房外开的防火门采用乙级或以上等级的防火门,房门净尺寸宽度应满足净宽800mm19英寸标准机柜搬运通过的要求。

(五)计算机网络和通信设备专用的联合接地地网(地线)应设有接地汇接箱,汇接箱内应设有紫铜汇等电位流排;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建筑物防雷引下线与网络通信机房接地引入电缆距离不能少于5米,若是采用独立接地地网,不同地网之间距离不能少于25米。

(六)弱电机房与配线间内部所有的孔洞需要封堵并做防水处理;机房的外立面需要封堵,建议不留窗口;机房外侧做墙面防水处理,防止雨季的渗水,同时机房顶部及楼体外侧应做好雨水防渗漏措施。

第六条  弱电机房机柜设置要求如下:

(一)每个机房按照实际容量配备配线及设备安装机柜,机柜采用标准42U立式机柜。配线架需与网络模块配套使用(一个配线架配24个模块)。

(二)机柜按配线架——理线器——交换机的形式从上而下为一组放置,方便日后维护。机柜中各布线系统(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电话网络)的配线架需分开安装,避免交叉跳接。

(三)机柜顶端与底部应预留1U的位置,用于散热。机柜内部两个设备之间需预留至少1U的空间,用于散热与方便维护。

(四)机柜内的设备安装尽量居中,正面需预留长度70mm,避免光纤或网线等影响柜门的正常关闭。

(五)线缆、配线架和设备的标签应采用专用三防标签产品。

第七条  综合布线线缆要求如下:

(一)主配线间与其它配线间铺设不少于24芯单模光缆和6根六类铜缆。

(二)楼内主干道的线缆必须敷设在金属线槽中,进入房间的线缆应敷设在PVC线槽中。

(三)综合布线产品应采用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并满足不少于10年质量保证。

(四)语音信息点采用六类线缆。

第八条  楼宇网络及电话线管接入管道时,大楼应预留不少于一根PVC管(尺寸为110mm)作为引线管孔,延伸至大楼外35米处并设置弱电井,弱电井(尺寸建议为800mm×1200mm;盖板为600mm×800mm两件)用与跟楼外主干管道的连通,用于光缆及电话线缆敷设。建议材质用水泥砖砌成然后再用水泥沙批荡,井盖材质为铸铁,形状为方形。

第九条  校园网设备要求。楼宇弱电网络设备需要根据大楼本身接入用户数量、信息点布线设计,可由建设或使用单位自行采购,建议综合布线设计时同步考虑设备预算。若需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信息化办公室)配置相应设备,应在项目设计阶段由业主单位提出申请并经网络中心确认。

网络设备选用应与校园网(无线、有线)现有系统兼容,并支持IPv6协议。设备选型参考如下:

(一)千兆接入交换机。性能参数及型号规格可参考中央政府采购网最新协议供货网络产品中的企业级园区千兆接入交换机,并按实际需要配备光纤模块。(支持配置TCP/IP地址,可通过TELNETWEBSNMP实现远程管理;提供对内部用户的接入控制包括802.1X验证、web认证等功能,提供vlan划分、用户IP/MAC/vlan绑定;能支持防ARP攻击、DHCP snooping、基于IPMAC等安全功能)

(二)万兆汇聚交换机:性能参数及型号规格可参考中央政府采购网最新协议供货网络产品中的企业级园区汇聚交换机,并按实际需要配备光纤模块。

(三)无线AP:无线网络采用AC+AP架构,所有AP需硬性满足由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部署的无线控制器和网络认证系统进行对接和管控的要求。AP性能参数及型号规格可参考中央政府采购网最新协议供货网络产品中的企业级无线接入点

 

第三章 技术文档

第十条  基建、修缮项目验收合格后,新增的网络设备及布线系统在移交给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信息化办公室)管理维护前,必须提交相应综合布线设计、施工文档等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大楼综合布线设计文档》《大楼综合布线网络及电话管线图纸》《大楼综合布线系统验收及测试报告》等。

 

 

第四章  其他

第十一条  本规范未涉及的有关楼宇综合布线系统和设备的内容,参照国家相应标准和规范。

第十二条  本规范自2019122日起实施,由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信息化办公室)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