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2015—2016学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6-10-31浏览次数:789

 

本报告是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和《华南理工大学信息公开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要求,根据华南理工大学2015—2016学年度信息公开工作执行情况编制而成。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为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
    一、概述
本学年,学校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办法》,将推动信息公开工作作为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推进依法治校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增强工作透明度、提高师生满意度、响应社会关注度为目标,推动学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1)强化制度机制建设
1.加强制度建设。为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促进依法治校,进一步规范和推动信息公开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令第492号)、教育部《办法》(教育部令第29号)和《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教办函〔2014〕23号)等相关规定,学校对《细则》(华南工校〔2011〕1号)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细则”进一步规范了依申请公开工作,明确了二级单位信息公开工作要求,更新了学校信息公开目录,新设立征求意见和政策解读机制。同时,进一步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修订了《华南理工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
2.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学校逐步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把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增强公众参与实效,加强民主监督为主要措施。一是加强议事规则制定,规范决策机制。强调议事协调机构成立之时须明确其议事规则,切实保障机构决策科学合理;研究制定学校现有组织各类委员会、领导小组等议事协调机构议事规则23个。二是扩大师生有序参与。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教代会、学代会等机构在民主管理中的作用,征求教职工对重要事项或事关职工切实利益改革的建议和意见,听取学生对课改、教学、校园管理等学校工作的意见和评价。本年度,教代会共征集提案43件,学代会共征集提案444件;学校“十三五”规划制定过程中,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热心参与,积极建言献策,共征集相关意见建议400余条,共采纳150余条。三是广泛体现民主监督。通过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明确基建、物质采购、财务管理、干部选拔、招生、职称评聘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强化审计监督,落实届中与届满或离任审计,对学校后勤处、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校医院、出版社和继续教育学院等5个单位的有关负责人进行了离任或届满、届中经济责任审计,共计9个项目;完善教代会与二级教代会的监督职责,落实学校民主监督的基本形式,逐步构建纪委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民主监督“四位一体”的校内监督体系。
3.加强内部检查监督机制。加大日常督查力度,实行抽查制度,强化线上检查,不定期对二级单位公开的信息进行逐条检查,确保信息发布的准确、及时、规范和完整;开展专项检查,对二级单位规章制度类公文网上公布情况进行清查,促进服务型学校建设。另外,建立健全校内巡视工作常态化机制,通过开展问卷调查、个别谈话,了解执行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情况以及人才引进、人员招聘、干部选拔任用等日常党务、行政管理环节中信息公开情况,推动二级单位信息公开工作的规范性开展。本学年度,开展了第三批校内巡视工作,涉及校内18个单位。
4.建立健全与师生员工沟通机制。完善党政领导工作规则,细化党政领导密切联系师生制度。一是落实联系基层制度。要求校领导结合学校中心工作和分管工作经常深入基层调研,走访分管部门和联系学院;党委常委要积极参加联系党派或团体的活动,与联系党派或团体负责同志或代表人士谈话。各位校领导认真落实执行,经常深入学校基层单位和分管部门、联系学院走访,深入了解和掌握基层情况,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二是坚持课堂听课和走访学生宿舍。开学初及节假日后,党委书记、校长和相关分管校领导坚持到课室检查,实行“第一节课巡查,第二节课随课听课”。开学初和军训期间,党委书记、校长和其他相关校领导深入新生报到现场、宿舍和军训场地,看望慰问新生。三是畅通联系群众渠道。修订《华南理工大学信访工作规定》《华南理工大学信息公开实施细则》,进一步规范信访工作和信息公开工作。推进校情通报会、校领导接待日、校长信箱、党代表工作室等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2)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
财务信息公开方面,一是按照《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教育厅 、广东省财政厅关于调整公办普通高等学校学费的通知》(粤发改价格〔2016〕367号)要求,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公示》的有关规定,通过学校财务处网站将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向学生和社会进行公示,并在2016年招生简章中注明最新学费、住宿费的收费标准,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二是以信息化为手段,逐步建设一个以账务处理为核心,银校互联系统、工资系统、科研系统、收费系统、网上预约报账、网上收入申报以及网上财务信息查询为分支的系统体系,实现了人事、学工、教务、科研、资产等财务信息实时交互,有利于方便师生办事和查询个人相关财务信息。三是依法依规做好财务预决算公开,按时向社会及师生公布2016年学校预算和2015年学校决算情况。
物资采购招投标信息公开方面。为进一步规范学校政府采购与招标投标工作,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制定了《华南理工大学政府采购与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华南理工大学分散采购限额标准以下货物、工程和服务采购实施细则》和《华南理工大学网上竞价采购实施细则》;采取招标用户评价和招标单位内部互评方式,创新工作服务质量评价机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建立评标专家评审结果后评估制度,不断强化监督机制。2015-2016学年,共进行物资工程采购招标616项,确定中标541项。
招生信息方面。修订了学校招生工作规程,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制定了《关于印发〈华南理工大学本科保送生招生工作规程(修订)〉等4个文件的通知》(华南工教〔2015〕57号),修订了博士“申请考核制”实施办法。改版学校招生工作官网,版面简洁、分类清晰,受到了广大考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信息浏览量较旧版网页有了较大增幅。同时,继续壮大招生宣传队伍,本科省外招生宣传组总人数从60余人增至近90人,新增内蒙古、新疆两个省份的招生宣传组;研究生招生宣传通过“学校-学院-导师-在读研究生”四位一体模式,发挥学院、导师的主体作用,共开展26场专场招生宣传。本学年度,通过官方微信、微博推送学校招生信息607条。
(3)畅通信息沟通渠道,主动回应社会和师生关切问题
统筹运用学校主页、微博、微信、办公自动化等新媒体发布信息,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刊、年鉴、各类工作会议、代表大会、座谈会、校情通报会、校长信箱、校领导接待日的作用,构建新形势下收集发布信息、倾听民意、收集意见、服务大众的互动平台,不断提高信息公开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有效改善信息公开的效率和质量。渠道建设中注重受众者的体验和信息需求,采用线上线下与公众互动的公开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杜小明书记通过“倾听青年之声”线上访谈活动,王迎军校长与2015级新生代表一起中秋赏月座谈,加强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同时,建立沟通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学校新闻宣传部门、数据统计部门及其他信息拥有单位的沟通联系,确保不同平台和渠道公开内容准确、一致。
本学年度,学校利用上述平台渠道,广泛听取师生就校园建设、治安管理、后勤服务等关切问题的意见建议,结合巡视组反馈意见要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综合改革工作,研究部署整改落实,很多问题在平等、平和、理性的沟通中得以解决。例如:1.关于教职工住房问题,积极争取广州市在大学城统一建设的公共租赁房和五山校区建设公共租赁房项目,加快推进相关工作,并分阶段通报相关工作进展。今年教代会上向与会代表征求了《大学城墨香南园人才公寓租配方案(草案)》意见和建议。2.针对校园网网络升级过程中大学城校区采用客户端认证方式上网质疑问题,通过组织学生代表进行线上交流以及学校新闻中心记者采访信息网络工程研究中心工作人员等方式,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沟通互动,增进了学生对校园网络改造的全面了解。
(4)强化依申请公开管理和服务
一是规范流程,建立健全信息公开申请接收、登记、受理、承办、答复、归档等环节的制度规范。严格按照法定时限履行答复程序,制定统一规范的答复格式,推行申请答复文书的标准化文本。二是注重调研。加强对重点性、难点性、前瞻性的依申请公开事项的研究,进一步规范和细化依申请公开工作的流程、服务方式和内容。三是及时梳理信息公开申请情况,按照申请内容、答复情况等进行分类管理,加强研究分析,促进申请公开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二、主动公开信息情况
学校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通过学校网站、校报校刊、新闻发布会、微博、微信等多元媒介主动公开学校信息。
2014—2015学年度,通过学校信息公开网主动公开各类信息157条,内容涵盖学校基本情况、学科建设、招生工作、学生工作、干部任免、人事人才及各项规章制度等信息。其中,访问次数位列前三位的信息类别是:就业服务与就业质量、人事工作、研究生招生;在学校主页发布校园要闻289条、校园快讯497条、教学科研通知188条。另外,通过微博、微信公开信息三千多条。公开的主要内容包括招生就业信息、人才培养、重大科研动态、学校发展规划及办学理念等。其中,本学年度华南理工大学官方微信共推送209次342条内容,阅读量2085768人次,平均每条阅读6098人次,在教育部发布的2015年度直属高校官方微信排行榜中排名第15位,并名列腾讯微校2016全国高校公众号排行榜七月榜榜首;华南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共推送图文328次,共1136条,期初累计关注用户14933,期末累计关注用户29166,年增14233用户,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此外,学校举办新闻发布会和校园开放日各一场。发布会上介绍了2016年本科招生工作总体情况,对公众较为关心的学生境外交流项目和综合评价招生录取试点工作做了详细解释;校园开放日学校招生工作办公室工作人员及各学院的书记、院长和专业课老师为家长和考生详细介绍了志愿填报、历年招生录取情况、奖助学金以及各学院专业特色等,让家长考生充分了解学校;出版《华南理工大学年鉴》(2013),发布学校党政领导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文件,发展规划及学校建设、教学科研工作、二级学院工作概况、表彰奖励及毕业生名单等重要文件及统计信息,共计66万字;刊发《华南理工大学报》24期,内容涉及校内重大事件、重大新闻,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动态等,共计400余条;制作信息公开专栏32期,涵盖了学校规章制度、机构设置、表彰奖励、职称评定、干部任免等方面的内容。
三、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信息情况
2014—2015学年度,学校共收到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各种形式提出的信息公开申请23件,申请内容涉及学校领导社会兼职和因公出国(境)情况、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学籍管理、受捐赠财产和财政性资金的使用与管理情况等。根据相关规定,学校相关机构对其进行审核,共受理23件,并做了相应回复。所有申请均未收取任何费用。
四、对信息公开的评议、举报情况
通过教育部巡视工作、校内巡视、教代会及各类座谈会、信息公开意见箱、机关作风在线投诉平台等渠道,对学校信息公开工作进行评议,提出意见和建议。学校师生员工对学校信息公开工作基本满意。
五、改进措施
本学年度,学校在推进信息公开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但信息公开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公开平台渠道有待进一步优化、依申请公开工作有待进一步研究、公开监督和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下一学年学校将从制度机制、平台、监督、保障等方面进一步改进。
一是强化信息公开意识。进一步加强对信息公开工作的领导,充分认识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要性,有效利用现有平台,确保信息公开工作深入、持续、高效地开展。不断增强教育系统对公开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是加强信息发布、解读和回应。加强对重点工作的梳理,结合工作不断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结果公开,涉及师生切身利益的规范性文件和重要事项都要依法、及时、全面、准确地向师生公开。继续通过教代会、学代会和校情通报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重点工作、进展成效的发布解读力度,积极回应群众关切。
三是加强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完善信息公开工作监督检查机制,做好信息公开工作的日常监督和工作考核。加强学校二级单位信息公开工作监督和指导,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创造条件让社会公众在公开中监督。
六、《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公开情况
根据教育部要求,学校在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中,应对《清单》所列信息的公开情况逐条详细说明。本学年学校公开事项情况对照表格,请参照文末附表。